有时候时间走得很慢,一些时候时光流逝的速度惊人。
七天一晃而过,薨逝的士匄却是并没有下葬,停棺在宫城某大殿之内,慢慢等着尸体被冰块冻成一块冻肉。
在这一点上,范鞅并不是没有遭到责难,他以敌军兵临城下,愿使士匄亲眼看到敌军被击退为名义,坚持不让自己的父亲下葬。
事实上,范氏的祖坟不在这边,他们要回去旧有封地,才能让士匄跟列祖列宗在某种程度上团聚。
如果范国要运士匄回去祖地,想来楚王招是不会有任何阻止的。
楚国的很多风俗跟中原不一样,那个“死者为大”则是多少有点共识,不至于连运送士匄的遗体都要截击。
吕武没有经过竞争,一点手段都没有使上,如愿成了联军的统帅。
说是联军,实际上汉军的数量占了绝对的多数!
韩军在“密”那边抵御子产率众侵袭,一时半会无法投入到“新郑”这边的交战。
在“新郑”这边,汉军有一个“军”和一万九千左右的骑兵,另有一个“旅”的荀军和两万左右的范军,合起来约是七万八千战力。
汉军骑兵怎么只剩下一万九千左右?上一次吕武不是派去接应士匄了么,产生损失是比较正常的。
停战之日过去,清晨时分就听到了楚军营地内喧哗声不断,东方出现了一缕光亮时,很大很杂的战鼓声被敲响,营地辕门被打开之后,楚军出营列阵了。
在这七天里,范国都城“新郑”周边有多个城邑陷落,村庄不知道被破坏了多少,一直有敌军带着俘虏来到“新郑”郊外,还能看到一车又一车的战利品。
同时,一部分敌军回流,使得“新郑”城外的敌军数量增加到十万左右。
汉军的营寨跟“新郑”间隔约是十里左右,荀军则是进入了城池,从布局上来看营寨跟“新郑”形成了一个对点,再有一个“点”就能成为掎角之势了。
比较可惜的是,荀国不给力,范国自己也不争气,明明是本土作战,兵力方面却是要比敌军少,无法让吕武有更多的安排。
吕武会玩花样吗?那肯定是会的呀。
这是不管兵力处在优势或劣势,时代已经出现改变,不再需要刻板僵硬地比拼硬实力啦。
当然,吕武暂时没有玩花样,一来是手头的兵力有限,再来就是打堂堂正正之战对汉军有利。
楚军出营列阵。
随后,汉军也在战鼓声中出营,一样是在营寨前方摆开阵势。
吕武并没有出场,他跟韩起、范鞅等人在“新郑”的城墙之上,从这里能够借高度观看到战场全局。
“楚出三万,亦出‘左右广’。”韩起说道。
楚国那边的编制一直挺乱的。一般是一个贵族一个建制,不是恒定的多少士兵组成一个单位,看就看某个贵族带来了多少战兵。
他们的“左右广”原本也就三千多的数量,到了熊招手里得到扩建,数量增加到了八千。
那么,这一波楚军就是出动了含“左右广”在内的三万八千士兵。
汉国、范国、荀国的联军,明显范军和荀军都是打酱油的定位,能跟楚军打野战的也就只剩下了汉军的五万六千多人。
吕武进行近一步的了解,在“新郑”城内的两万范军,质量方面真的无比堪忧。
如果没有汉军来援,依靠那两万的范军,天晓得“新郑”能不能在十多万敌军的攻势下,将“新郑”给守下来。
汉军这边,有两个“师”和近万骑兵出营。
两个汉军的“师”摆成了两“彻”,骑兵各分为五千摆在左右两翼。
双方列阵完毕之后,先后向前进行了推进,互相抵近到间距一里地时,不约而同停下。
楚国那边的联军没有击退“新郑”城外的汉军前,他们傻了才会展开攻城的动作,让城外的汉军和城内的守军有合击的机会。
所以,楚军必须先解决“新郑”城外的汉军,要不要接着攻打“新郑”则是要看损失情况,又或者是后方的援军有没有抵达了。
范鞅在注视静立不动的汉军,主要是看装备怎么样,没有过多在意兵源的素质。
他们都是出自晋国,只要不是临时拉出来凑数,哪一家的军队不都是军纪严明该有的模样吗?
长久以来,吕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